津南区辛柴路雨水泵站工程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公示)
津南区辛柴路雨水泵站工程地块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幸福河与海河南道交口处,东至海河南道,南至幸福河,西至规划防护绿地,北至规划防护绿地。调查总面积为2525.6m2,规划用地性质为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
科瑞斯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受土地整理单位天津海河金岸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遵照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自2016年5月28日起实施)中“四、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中“(十四)严格用地准入。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土地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地方各级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部门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污染地块的环境风险,合理确定土地用途。”的相关规定,开展了津南区辛柴路雨水泵站工程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判别地块内残留的污染物对未来地块内及周边活动人员身体健康是否存在风险。
通过两个阶段的调查,分析了该地块内的底泥和地表水污染状况,并做出如下结论:
(1)通过前期资料收集、人员访谈及现场踏勘,地块现状为由废弃鱼塘及正在施工的部分海河南道地下管廊及其防洪堤坝组成,其中地块内在建的地下管廊面积约为340m2,防洪堤坝高约2.5米,面积约为160m2,防洪堤坝的土壤来源为地下管廊建设中挖出的土壤,鱼塘水深约1.5m,面积约为2000m2。地块内未发现化学品腐蚀或泄漏痕迹,未发现已被污染痕迹,地块内无异味和地面腐蚀情况;地块内历史上为鱼塘及部分塘梗组成;
(2)本项目调查地块内及周边800m范围有历史村落、历史机械厂、历史冲压件厂、历史高压管厂、历史及现有鱼塘、历史及现有农田、辛柴路、蓟汕高速等11个历史及现状潜在污染源;
(3)本项目调查地块外800m范围无敏感目标。
(4)调查地块底泥重点关注污染物包括有重金属、VOCs、SVOCs、石油烃、pH值,地表水重点关注污染物包括有水温、pH值、氨氮、挥发酚、六价铬、硝酸盐、亚硝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铜、锌、铅、镉、砷、硒、汞、粪大肠菌群、石油类。
(5)第二阶段调查根据历史及现状土地使用情况,水平布点采用系统布点法结合专业判断法来布设采样点,本项目地块共布设3个底泥采样点、3个地表水采样点。采样调查阶段共采集3组底泥样品及1组现场平行样,3组地表水样品及1组现场平行样。将采集到的全部样品及平行样送至实验室检测,底泥检测指标涉及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石油烃、pH值;地表水检测指标涉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21项检测指标(水温、pH值、氨氮、挥发酚、六价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铜、锌、铅、镉、砷、硒、汞、粪大肠菌群、石油类),并加测硝酸盐、亚硝酸盐。
(6)送检的底泥样品中均检出6种重金属(铜、镍、铅、镉、砷、汞),其样品检出率均为100%,所有检测样品的检测结果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其余指标均低于方法检出限。送检底泥样品pH值在8.82-9.56之间。
(7)送检地表水样品中,除挥发酚、六价铬、亚硝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镉、硒、汞指标低于方法检出限外,其它指标均有检出,检出指标中,除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外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标准限值。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检测值满足《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18)三级标准,故地表水体需要经过处理间接排放。送检地表水样品的pH值在8.5-8.7之间。
综上所述,津南区辛柴路雨水泵站工程地块内除地表水中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含量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劣V类标准外,其余底泥、地表水中检出的污染均低于相应的筛选值和标准限值,对人体健康可接受,符合未来开发为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